在你面前有两颗看上去一模一样的黄豆,一颗是黄金,另一颗是普通黄豆。如果你想知道哪颗是金子,你可能会想用手掂一掂,但是这样你可能就会掉进“重”大的陷阱里。
金子的“重”量级
金子的密度是19.32克/立方厘米,这可是个不小的数字,它意味着每立方厘米的金子有着“沉重”的19.32克。相比之下,水的密度为1克/立方厘米,空气则更轻,密度只有0.0012克/立方厘米。换句话说,如果你有金子的体积与牛奶的体积相同,那金子的重量就相当于19.32杯牛奶的总重量。而如果你把金子和等体积的空气放在一起,则金子的质量将是空气的16000多倍。当你看到那个在空气中显得格外“沉重”的黄豆时,它极有可能就是价值连城的黄金。
如何分辨金子“真假”
一提到辨别真假金子,可能你的第一反应是“荧光测试”或“火烧测试”,但这些测试方法并不一定可靠。更安全的方法是通过测量密度。虽然密度不是唯一的鉴别标准,但它是辨别金子真假的可靠指标之一。测量密度的方法还有很多,你甚至可以巧妙地使用水和天平(或者秤)来做实验。
实验步骤如下:
1. 用天平测量金子的重量,假设为53.3克;
2. 找个透明的容器,加一些水进去,然后在容器旁边标记出水面的位置;
3. 把金子放入容器,观察水面位置,然后计算体积。假设金子完全浸入水中后,水位上升了3.3立方厘米;
4. 计算密度:53.3克除以3.3立方厘米,结果为16.15克/立方厘米。这与19.32克/立方厘米相差甚远,所以你手中的金子可能是假的。
这样的测试方法不仅简单,而且可靠,让你的判断更加准确,避免落入那些看上去“真金白银”的陷阱。
有趣的金子“冷知识”
除了上面提到的密度,还有几个有关金子的有趣冷知识,或许能够让你对这种珍贵的金属有更全面的理解。
1. **金子的价值**:尽管金子的价值部分基于它的稀缺性和美学价值,但它的价值也与密度密切相关。比如,同等重量的黄金和钻石,钻石的价值显然更高,但是同等体积的黄金和钻石,黄金的价值要远远高于钻石。
2. **金子的柔韧性**:除了“重”,金子还非常柔软。如果把金子打成一根直径1微米的细线,可以把地球赤道环绕4次,这在物理上被称为“延展性”。
3. **金子的反应性**:尽管金子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,但它并不是完全“惰性”的。金子可以与王水(浓盐酸和浓硝酸的混合物)发生反应,生成HAuCl4(氯金酸)。这表明在特定条件下,金子并不是完全不可被腐蚀的金属。
无论是从“重”量级,还是从其独特的性质来看,金子都是一种非常吸引人的金属。在你决定成为金子收藏家之前,还是要先学会如何辨别真假金子,以免“重”大的投资变成了“沉重”的损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