股票市场的波动,真是让人又爱又恨。股市有时就像一位脾气古怪的邻居,时而一脸和蔼,让你误以为可以靠它发财;时而怒气冲冲,让你怀疑自己是不是该搬离这条街。历史上股票到底有多低?我们来看一看吧。
宋代的“股票”:还是算了吧
我们先来看看古代的“股票”。虽然在宋代的确存在类似现代股票的“交引”,但其本质上更像是政府发行的凭证,类似于现代的债券。宋代的“交引”是由政府发行的,用来兑换各种商品,比如茶叶、盐等。这和我们今天所理解的股票意义上的“股票”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,宋代的“股票”价格有多低,还真不好说,反正肯定不像现代那种动辄亏掉几个点就让你惊慌失措。
现代股票的“低点”:从担心到绝望
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股票市场,是从17世纪开始的。荷兰东印度公司首次发行股票,开启了现代意义上的股票市场。到了18世纪,美国也开始有了股票市场,但一开始股票价格的波动远没有现代这么大。一直到1929年,发生了著名的“大萧条”,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从最高点381.17点一路狂跌,最低跌到41.22点(1932年7月8日),跌幅高达89.2%。这个跌幅,真的能让人“绝望”了。
20世纪的“大起大落”:低点频出
1987年10月19日,又发生了一次著名的股市崩盘事件,也就是“黑色星期一”,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在一天内狂跌508点,跌幅为22.6%。这天的跌幅,也是美国股市历史上单日最大跌幅。道指从1738.74点一路跌到1738.74点,在短短几个月后,它又开始回升,涨到了2000点以上。这告诉我们,“大起大落”是股票市场的常态,但最终能涨回来,也是它的魅力之一。
中国A股的“低点”:让人欲哭无泪
再来看看我们自己的A股市场。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,中国股市也经历了剧烈波动。上证综合指数从6124.04点的高点跌至1664.93点,跌幅达到72.71%。从2015年的“股灾”开始,A股市场开始了一轮长期调整,上证指数最低跌到2018年的2440.91点。这个点位,让很多投资者黯然神伤。但股市有涨有跌,重要的是坚持和耐心,不要让一时的恐慌影响到自己。
结语:低点只是暂时,未来是你的
总而言之,历史上股票市场的低点并不少见,但更值得我们铭记的是,每一次低点之后,市场总会迎来新的机遇。正如李白所说:“人生得意须尽欢,莫使金樽空对月。”对于投资者而言,重要的不是市场上涨或下跌了多少点,而是能否抓住机遇,稳健投资,最终实现财富的增长。对于那些低点,我们大可以坦然面对,毕竟,低点只是暂时的,未来才是你的!